十八世紀工業革命興起後,人類從農業文明,走向機械製造模式,透過汽車、食品製造、衣料製造等產業,滿足人類生活所需;發展至二十世紀中期,進入後工業時代,產業主角快速轉向資訊產業,此資訊文明的最大特色是:製程會取用大量天然資源、及產生難以分解的廢棄物,導致環境汙染、溫室效應加劇、自然資源枯竭,人類生存受到嚴重威脅。

根據研究,人類的生態資源需求現已遠超出地球所能負荷量,其中人類對地球產生最嚴重的傷害是溫室氣體排放,此外,到2050年時,人類的需求預估將是地球所能生產的2倍,將會造成生態系統崩解浩劫。這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態危機說明地球再也沒有能力支持工業文明、資訊文明的發展;但,文明的發展實不可逆,已無法再回到農業時代;為了讓人類生活與地球生態能夠兩全,現已提出一項永續主張,即「生態文明」(Ecological Civilization)!

「生態文明」是人類文明發展的一種進程,跟隨在工業文明、資訊文明之後的文明新形態,「生態文明」強調,人類應當找出人、自然、社會經濟發展的平衡狀態,彼此和諧共生共存,遵循生態與經濟發展良性循環的基本宗旨。「生態文明」的實際作法可從兩方面探討:自然與人文兩領域。以自然領域而言,以評估自然現況,永續運用自然資源之效益,保護生態環境之平衡為思考重點,如:可持續農林業、生態扶貧、氣候調控、生態與生物多樣性等。而從人文領域出發,探討在經濟發展的同時,人類如何持續改善生活型態、商業模式與國土利用,以達到與自然環境和諧相依、共處共融,如:綠色金融、綠色能源、建築與低碳運輸、綠色城市、循環經濟等。

綜合「生態文明」的四項主張:

  • 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。
  • 探討自然現況,永續運用自然資源之效益,保護生態環境之平衡。
  • 持續改善生活型態、商業模式與國土利用,以達到與自然環境和諧相依、共處共融。
  • 發展模式:綠色、循環、低碳應用。